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发布于 2018/04/02 14:38 复禾健康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室间隔缺损虽然是常见疾病,但是很多人对这种疾病只是一个片面的了解,并不知道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方式具体是什么,这对于及时的治疗影响很大,那么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诊断标准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标准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1.沿胸骨左缘下部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而且证明在心室水平有一左向右分流,右心室压正常。

2.左心室造影证实有缺损。

3.在心室水平有一左向右分流,肺动脉压增高,心血管造影证明大血管关系正常。

4.严重肺动脉高压,以及在无其他畸形存在时,心血管造影在心室水平有一右向左分流。

符合以上标准之一者,可诊断本病。

诊断

根据典型体征、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等检查可以确诊。但需注意当本病合并有动脉导管末闭时,后者的杂音往往被室间隔缺损的响亮杂音所掩盖,而易于漏诊;或者室间隔缺损为肺动脉瓣下型缺损时,由于左至右分流的血液直接流入肺动脉,致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易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故必要时可作升主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放射线和心电图检查,再结合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诊断小甚困难。然而确立诊断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肺动脉狭窄室间隔小缺损,尤其位于室上嵴和肺动脉瓣之间或肺动脉干下者,很易与肺动脉狭窄混淆,特别是瓣膜型狭窄。但后者的震颤和杂音的部位较高,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放射线照片显示肺动脉狭窄后扩张和肺纹理减少

2.动脉导管末闭有两种情况不容易鉴别,一是高位窒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和关闭不全者,易与典型动脉导管未闭混淆。听诊前者为双相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后者为连续性杂音;前者X线示主动脉结不明显,后者主动脉结增大。二是动脉导管未闭伴有肺动脉高压,仅有收缩期震颤和杂音者,与高位室间隔缺损鉴别较为困难。前者脉压差较大,杂音位置较高,主动脉结显著。较可靠的方法是超声检查、升主动脉及左室造影。

3.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低位房间隔缺损,其杂音可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声音柔和像吹风样,传导局限,常伴肺动脉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心电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右心室肥大,而无左心室肥大,额面QRS环多为顺钟向运行,主体部向右向下。V1导联常呈rsR'。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4.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症状较室间隔缺损严重且更早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在心尖部常可听到由于二尖瓣反流而引起的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

5.法洛四联症当患者肺动脉压力重度增高,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时,应与此类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相鉴别。

专家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