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脑瘫治疗效果好吗?

发布于 2016/01/20 20:12

中度脑瘫治疗效果好吗?其实出现脑瘫疾病跟脑部损伤有很大的关系,新生儿患上了脑部疾病之后,很容易患上脑瘫疾病。脑瘫患者常常会出现很多的异常姿势膝内翻和膝外翻等的症状表现。脑瘫疾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发的脑损害现象。

小儿姿势运动发育是螺旋式上升过程,而不是界限分明的台阶式上升过程,在实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应以小儿的运动功能发育为导向,从头的控制、手支撑、翻身,逐渐向坐、爬行、站立和行走发育。康复治疗时应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以促进运动功能发育的提升为目标,而不能把治疗的重心放在一些其他问题上面,如肌张力异常,挛缩等,如果忽视了促通技术作为脑瘫康复治疗的主导地位,就会错失了脑瘫的最佳时机。只有自始至终以促进患儿运动发育为主线,以抑制患儿的反射异常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为辅助,运用一切手段解决患儿运动发育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才能使患儿尽早达到康复的最佳状态。

具体的训练方法:

一、头的控制:1.头立直的促通2.俯卧位抬头3.头颈部的回旋训练(Bobath疗法)4.中医传统康复:捏脊

二、肘、手支撑能力的训练:1.俯卧肘立位的训练2.手支撑训练(利用三角垫、滚筒、枕头等)(Bobath疗法可配合压迫性叩击)3.上肢各关节的挤压训练(Rood疗法)4.上肢肌力训练(肌力训练)

三、翻身训练:1.反射性翻身训练(Vojta疗法)2.肩—骨盆法(上田法)3.体轴回旋的促通(Bobath疗法)

四、坐位训练:1.对称性坐位的促通2.上肢保护性伸展的促通3.坐位肩部的压迫性叩击4.坐位回旋的训练5.Bobath球上坐位平衡的促通6.仰卧位到坐位的体位转换(Bobath疗法)五、爬行训练:1.反射性俯爬(Vojta法)2.四点支撑的训练3.双下肢交互伸展的促通(Bobath疗法)4.肩胛带法和上、下肢法(上田法)六、立位训练:1.双下肢的肌力训练(胫前肌、屈膝肌群、伸髋肌群、股直肌、跖屈肌群、屈髋肌群)2.骨盆控制能力的促通3.立位平衡的促通(可配合叩击法)

脑瘫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