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取穴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16/01/26 10:09
发布于 2016/01/26 10:09
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通过治疗,部分患者完全可以恢复自理能力,中风偏瘫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肢体不灵活,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肢体康复过程中,可达到缩短病程、改善肌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优点,下面就说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取穴方法有哪些?
中风多由肝肾不足,肝阳上亢,火动生风,气血上冲于脑而致。
我国的传统医学通过3年的系统临床研究,证明了用针刺调理髓海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摸索出了一个以针刺治疗该病症并有确切疗效的穴位组方。它不仅可显著缩短食物通过口咽部的时间,而且还能减少或去除会厌谷、梨状窝的食物残留及误吸。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取穴方法介绍如下:
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3、耳穴压丸预防中风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组(1)耳背穴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取穴方法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上一篇 :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 : 中风后遗症如何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