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是什么?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肾结石这种病虽然听上去是很熟悉的,但是对于肾结石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等等,大多数人并不是很了解,为了帮助大家对肾结石多一点了解和认识,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肾结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肾结石的病因很多,有遗传性因素、代谢性因素、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解剖因素、药物因素等等。其发病机制也非常复杂。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尿液的成分,简单介绍肾结石的形成。排尿的主要作用是排出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各种废物。人每天排出约1500ml尿液,带走了大约30克-50克废物。这些废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酐、各种酸性物质(氢离子、乳酸、葡萄糖醛酸、β—羟丁酸、草酸、枸橼酸等)、各种盐分(钙、磷、镁、钾、钠、氨、氯等)。

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浓度较高,但人的肾脏可以使这些物质保持平衡,以溶解状态排出体外。如果尿液太少的话,这些物质中溶解度较小的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等物质就会形成结晶——就是微小结石。通常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微小结石排出。上述结石形成的原因,就是改变了尿液中的某些成分、打破了尿液的平衡,先形成微小结石,在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结晶不断长大,最终发展成有临床意义的肾结石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肾结石这种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等等很多方面的因素,关于病理机制就是比较专业的问题了,大家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希望上面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