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怎么得的
发布于 2025/06/30 12:47
发布于 2025/06/30 12:47
病毒性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虫媒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侵入人体,经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单纯疱疹病毒1型是成人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病原体,多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可沿神经轴突逆行感染脑组织。典型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及颞叶病灶,脑脊液PCR检测可确诊。临床常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夏秋季。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可经血液或神经途径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儿童更易感。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部分出现肢体无力。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可考虑静脉免疫球蛋白。
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等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和地域性。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后,叮咬人体时注入病毒。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重症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预防以灭蚊防蚊为主,发病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麻疹病毒感染后可能引起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见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病毒直接侵袭或免疫介导损伤均可导致脑炎,常发生在皮疹出现后1-2周。表现为嗜睡、惊厥、共济失调等。接种麻疹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措施,发病后可试用利巴韦林治疗。
EB病毒感染后偶可引发脑炎,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病毒可能通过感染B淋巴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伴神经系统症状。血清学检测有助于诊断,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重症可考虑糖皮质激素。
预防病毒性脑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蚊虫叮咬,按时接种疫苗。出现持续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上一篇 : 病毒性脑炎属于什么病毒
下一篇 : 单纯性疱疹脑炎能痊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