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的护理和预防

发布于 2016/05/03 11:09

扁平足是成长期儿童常见的足部问题,不少家长当发现孩子脚板扁平、走路姿势奇怪、脚部容易疲倦,鞋的内侧较快磨损时,都会担心孩子是否患上扁平足。如有扁平足但不及早处理,日后对背部、膝部及脊椎的健康都有深远的影响。

扁平足是指足部内侧的足弓弧度减少,站立时足弓呈下降或消失,形成鸭掌状,影响行走时的力学。扁平足可分为“结构性”及“非结构性”两大类,主要根据扁平足的成因而定。家长可从以下“蛛丝马迹”作观察:足弓有塌陷现象,脚跟外翻、拇指外翻,舟骨突出(内侧足弓其中一块小骨),平衡力较弱、走路时容易跌倒,走路呈内或外八字脚,走一段路便容易出现脚痛,鞋的内侧较快磨损,家族有扁平足的病史。

发生扁平足的原因很多,后天性的成因多与生活习惯有关。先天性病因多为先天性跗骨黏合、先天性韧带松弛、家族性遗传。后天性病因占多数:①身体过重:身体过重会增加双脚的内足弓负担,影响该部位的发育。②小孩经常穿鞋:有外国硏究发现,经常穿鞋子的小孩比不穿鞋的小孩容易患上扁平足。③缺乏运动:由于少运动,令足部肌肉力量不足。

随着孩子长大,孩子的体重和活动量增加,足弓的负荷越来越重,易导致不同的足部问题:足弓痛及足底筋膜炎,舟骨突出,拇指外翻,跖痛(脚前掌疼痛),足部及小腿肌肉劳损。扁平足更会进一步影响其它身体部位:膝痛,形成假性长短脚,令骨盆倾斜,影响脊椎。

若怀疑孩子患有扁平足,可请教骨科医生、物理治疗师等专业医护人士,替孩子作详细检查。平日应避免站立太久或走路时间太长,令足部过劳;多做脚部运动,锻炼脚部的肌肉、筋腱及韧带,亦可练习弹跳性的运动,如篮球、跳绳等,或用脚尖站立的运动;不要在小孩太早(如五至六个月大)时用学行车学走路,以免令小孩用未成熟的双脚来支撑身体;使用合适矫形鞋垫,避免超重而加重双脚的负担。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