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骨髓炎感染原理是什么

发布于 2016/05/09 19:36

骨髓炎是由一种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细菌侵入机体而致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病,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单纯骨髓发炎,而是指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均受细菌感染而产生的一系列病变,因此单称骨髓炎也不恰当,而应称为骨髓炎。那么糖尿病引起的骨髓炎感染原理是什么?

由于糖尿病导致足部微血管病变,引起伤口供血不良,所以愈合能力很差,截指后就无法愈合。长期不愈合加上消毒不严格就会导致感染,引起骨髓炎,只能向上截肢,清除感染的病灶,但是伤口仍然可能无法愈合,对于伤口创面较大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使用VSD人工膜来促进伤口的愈合。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II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不同人群的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小儿糖尿病、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老年糖尿病。

细菌通过血液扩散到骨:最常见的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或泌尿系感染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骨开放性伤口骨外露:外周血管、神经疾病或糖尿勃放性骨折也是可以引起骨髓炎的。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