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有哪些

发布于 2019/08/07 14:39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有哪些呢?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即中医所称的“附骨疽”,细菌从其他感染灶通过循环到达骨组织发生病变,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患者大多身体衰弱,营养较差,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了解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是进行对症性医治的前提,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从某一部位的病变处进入血液而引起的。常见病变有毛孔、毛孔、毛囊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更常见,在男孩中更常见,这可能与更多的活动有关,更容易受到创伤多数见于胫骨和股骨,其次是肱骨。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如下:发病突然,伴有寒战,高烧至39℃以上,早期可有剧烈疼痛,肢体半屈,压痛有限,肿胀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压痛更加明显。软组脓肿突破变为深脓肿时,疼痛减轻,局部红肿、热胀、压痛较明显。当脓液沿髓腔扩散时,疼痛和肿胀的范围变得更加严重。骨破坏后,整个骨骼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儿童有外伤和感染史,最近几天有发热和寒战,全身不适和中毒症状。局部肿胀,疼痛,深压痛,局部有压力波动感。白细胞升高。最重要的诊断标准是分层穿刺抽吸脓液可确诊。主要有外科治疗、抗生素治疗、全身辅助治疗或局部辅助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手术的目的是排出脓液,减轻毒血症的症状,防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最佳手术时间是抗生素治疗后48至72小时局部症状无法控制。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一,脓肿形成。大量的细菌停滞在长骨干骺端,阻塞了小血管,导致组织缺血,迅速发生坏死,并伴有充血、渗出和白细胞的浸润。同时,代谢产物和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破坏了邻近的骨组织和其他细胞,形成局部脓肿。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二,死骨形成。骨膜被脓肿掀起,骨干失去骨膜的血液供应加之脓液蔓延至骨髓腔,破坏骨髓组织、松质骨和内层2/3皮质骨的血液供应,形成死骨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三,包壳形成,骨膜下脓肿形成时,病灶周围的骨膜因炎性充血和脓液的刺激而产生一层新骨,包围在骨干外层,形成“骨性包壳”,包壳大小、厚薄不一,有许多小孔,脓液由此排出。

专家表示,通过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可以看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若不进行医治则会引起很多骨髓炎并发症的出现,会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及时诊治是唯一的选择。

骨髓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