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16/05/26 15:19

慢性肠炎是慢性肠道疾病的统称。它通常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慢性过敏性结肠炎等。其中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慢性过敏性结肠炎最为常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性肠病,为器质性的慢性肠炎。对于疾病,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治疗。这就需要对疾病多加了解,对症下药。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粘液便等。此外,本病还有贫血、血沉增快等全身表现。X线钡剂灌肠与纤维肠镜检查可发现结肠有溃疡、出血等器质性改变。而过敏性结肠炎,则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又叫结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痉挛性结肠炎等。发病原因多与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饮食失调等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有关,情绪波动,如紧张焦虑、受凉、饮食不当等常是引起该病诱因。

其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腹泻或便秘。腹痛为发作性,常在进食或冷饮后加重,排便排气后减轻。腹泻者粪便多为糊状,可含粘液,但绝无脓血便发生。腹泻时便意急。有的以便秘为主,有的以腹泻为主,有的则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它与炎性肠病的最大区别是经检查肠道无器质性病变。根据患者的症状,有时腹泻便稀,有时发作性腹痛,而间歇期无明显症状,这多为结肠功能紊乱的症状现表现。

建议去医院做如下简单的检查:1、血常规、血沉;2、便常规、便潜血;这些检查可大致除外某些器质性病变。如检查无明显异常,则多为结肠功能失调、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治疗:如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对于结肠功能紊乱药物治疗:1、可用复方苯乙哌啶,对腹痛、腹泻为主的结肠功能紊乱效果较好。大便次数不多者,开始可1片,日2~3次服,好转后可停服。若腹胀明显,可给予:2、肠道菌群调节剂——乳酸菌素片、丽珠肠乐等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结肠功能紊乱。饮食注意以柔软、易消化、富含营养、有足够热量、低脂、少纤维为原则。

1、少纤维、低脂肪——高纤维及高脂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作用,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限制。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可使腹泻加重,应少吃。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烩为主;

2、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饮食应选用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

3、腹胀、腹泻时,应少食蔗糖及易产气发酵的食物及甜食,如薯类、白萝卜、黄豆等;忌食牛奶及其他乳制品,以免加重腹泻与腹部胀气。

4、要养成生活规律、放松精神,慢性肠炎病人大多身体虚弱、抵抗力差,胃肠道易并发感染,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5、可适当增加运动、增强体质、以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