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产后大出血发生在什么时候
发布于 2025/06/27 08:06
发布于 2025/06/27 08:06
产后大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少数可能延迟至产后6周内。主要高危时段包括胎盘娩出期、产后2小时观察期及产褥早期,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损伤等因素相关。
产后大出血在胎盘娩出后立即发生的概率较高。此时子宫需通过强烈收缩关闭胎盘剥离面的血窦,若存在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植入异常,血管无法有效闭合会导致快速失血。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剖宫产超过1000毫升,伴随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休克体征,需立即给予缩宫素、宫腔填塞等紧急处理。
部分产妇在产后2-4周出现迟发性出血,常见于胎盘胎膜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此类出血往往呈现间歇性大量流血,可能混杂坏死组织或血块,超声检查可发现宫腔异常回声。对于既往有剖宫产史的产妇,还需警惕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导致的晚期出血。这类情况需行清宫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产后需密切监测恶露量及性状变化,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感染。合理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子宫收缩。出现头晕心悸、恶露突然增多或异味时需立即就医,产后42天复查应重点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哺乳期坚持按需喂养可通过催产素分泌促进宫缩,降低晚期出血风险。
上一篇 : 腿上血管发紫很明显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吃什么对血管好能清理血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