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肠炎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10/03 05:00

宝宝得了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口服补液盐、抗感染药物等方式治疗。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宝宝肠炎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避免高糖、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暂停新食物引入,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

2、补充水分

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开水或淡盐水。6个月以上婴儿可饮用苹果汁稀释液补充电解质。观察排尿次数和尿液颜色,若4-6小时无排尿或尿液深黄,提示需加强补液。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

3、使用益生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病毒性或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能缓解腹泻腹胀症状。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选择不含乳制剂的益生菌产品。

4、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散Ⅲ能预防和纠正轻中度脱水,含葡萄糖和电解质配比科学。每袋需用250毫升温开水冲调,分次服用。呕吐患儿可每5分钟喂5毫升,症状缓解后逐渐加量。重度脱水或频繁呕吐者需静脉补液。

5、抗感染药物

细菌性肠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适用于空肠弯曲菌感染。用药需完成规定疗程,不可随意停药。病毒性肠炎无须抗生素,滥用可能加重腹泻。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体温、排便情况。记录腹泻次数和性状,就诊时携带新鲜大便样本备检。护理前后规范洗手,患儿用品单独消毒。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营养,可添加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嗜睡、眼窝凹陷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消化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