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狂犬疫苗发烧正常吗
发布于 2025/10/22 09:42
发布于 2025/10/22 09:42
打狂犬疫苗后出现发烧一般是正常的免疫反应。狂犬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发热、局部红肿、乏力等不良反应,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热属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有关。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过程中可能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多数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7.5-38摄氏度之间,可能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此时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无须特殊处理。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高热或发热持续超过3天,可能与个体对疫苗成分敏感、接种时存在潜在感染或免疫反应过强有关。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伴有寒战、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警惕过敏反应或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此时应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建议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调整疫苗接种方案或进行对症治疗。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观察期间如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严重症状,家长或监护人应立即陪同就医。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对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不应因发热反应中断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