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发布于 2025/11/07 18:14
发布于 2025/11/07 18:14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主要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类型。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感染、药物暴露或环境因素有关,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表现为左右心室间的异常通道。轻度缺损可能无症状,中重度缺损可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急促、多汗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缺损大小决定,小型缺损可能自愈,中型缺损需随访观察,大型缺损需手术修补。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呋塞米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间的异常通道,多数患儿早期无症状,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表现。小型缺损可能自行闭合,中型缺损需定期复查,大型缺损或伴有明显症状者需手术干预。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手段,必要时可进行心导管检查评估病情。
动脉导管未闭指出生后连接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血管未正常闭合。早产儿发生率较高,表现为心脏杂音、呼吸急促、体重增长缓慢等。药物治疗可尝试使用吲哚美辛栓剂促进导管闭合,无效者需行导管结扎术或介入封堵治疗。术后需定期随访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法洛四联症属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典型表现为青紫、缺氧发作、杵状指等,需尽早手术治疗矫正畸形。术前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口服溶液预防缺氧发作,术后需长期随访心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
肺动脉瓣狭窄指肺动脉瓣开放受限,导致右心室排血受阻。轻度狭窄可无症状,中重度狭窄可能出现乏力、胸痛、晕厥等表现。治疗取决于狭窄程度,严重者需行球囊扩张术或外科瓣膜成形术。术后需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定期评估瓣膜功能。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特别注意喂养方式,少量多次喂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随访心脏专科医生,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家长应学会识别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喂养困难等危急症状,及时就医。疫苗接种需咨询心脏专科医生评估风险后按计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