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是怎么感染上的

发布于 2025/11/12 08:30

曲霉菌感染主要由吸入环境中曲霉孢子引起,常见途径包括接触霉变物质、免疫力低下及存在基础肺病。曲霉菌感染可能与职业暴露、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慢性呼吸道疾病、居住环境潮湿、医疗操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咯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真菌培养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接触霉变物质

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腐烂植被、谷物堆或潮湿墙体中,直接接触霉变物品可能导致孢子吸入。农民、仓库工人等职业人群因频繁接触谷物或干草,感染概率较高。日常需注意佩戴口罩防护,定期清理空调滤网及潮湿角落,避免接触明显霉斑的食品或物品。

2、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患者、化疗后人群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因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生侵袭性曲霉病。曲霉菌可突破黏膜屏障侵入血管,导致播散性感染。此类人群需定期监测真菌感染指标,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伏立康唑片、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注射液等抗真菌药物预防。

3、基础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遗留的空洞,可能形成曲霉球定植。患者常出现反复咯血,CT可见空洞内球形阴影伴新月征。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伊曲康唑胶囊干预或手术切除病灶,同时控制原发呼吸道疾病。

4、居住环境潮湿

通风不良的潮湿环境易滋生曲霉菌,孢子通过空调系统或灰尘扩散。雨季墙体渗水、浴室霉斑均是常见污染源。建议保持室内湿度低于60%,使用除湿机或防霉涂料,定期暴晒被褥,高危人群可考虑空气净化设备。

5、医疗操作相关

气管插管、留置导管或器官移植术后可能引发医院获得性曲霉感染。侵入性操作破坏生理屏障,广谱抗生素使用加剧菌群失调。医疗机构需严格消毒器械,术后患者出现持续发热需排查真菌感染,及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病原学检测。

预防曲霉菌感染需注重环境管理与免疫力维护。日常避免接触霉变环境,处理腐烂植物时佩戴N95口罩。免疫力低下者应定期进行胸部CT筛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需优先排除真菌感染。居家环境保持干燥通风,空调滤网每2个月清洗一次,浴室等潮湿区域可使用漂白剂除霉。饮食上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与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若确诊曲霉感染,须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真菌疗程,不可自行停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