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好处与禁忌是什么

发布于 2025/11/28 13:06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等作用,但存在皮肤破损、实热证等禁忌情况。艾灸的主要好处有活血化瘀、调节免疫、缓解疼痛、改善循环、驱寒除湿,禁忌包括孕妇腹部、高热患者、出血倾向、皮肤感染、过敏体质等特殊人群禁用。

1、活血化瘀

艾灸通过热力刺激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或关节疼痛。操作时需对准关元、三阴交等穴位,以皮肤潮红为度。阴虚血热者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

2、调节免疫

艾灸足三里等穴位能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对反复感冒等免疫力低下症状有帮助。每周进行2-3次为宜,持续过度可能耗伤津液。肺结核等免疫异常疾病患者禁用此法。

3、缓解疼痛

针对寒湿型腰肌劳损,艾灸肾俞穴能松弛痉挛肌肉,每次15-20分钟效果显著。但腰椎结核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疼痛需优先就医,不可盲目施灸。

4、改善循环

艾条燃烧产生的红外辐射可扩张毛细血管,改善手足冰冷等末梢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因感觉迟钝需严格控制温度,避免低温烫伤。

5、驱寒除湿

隔姜灸神阙穴对脾胃虚寒型腹泻有效,生姜汁可增强透皮吸收。施灸后须避风寒,6小时内不宜洗澡。急性胃肠炎等实热证候禁用此法。

进行艾灸前后2小时应避免进食生冷,施灸部位须保持干燥清洁。初次艾灸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使用艾灸盒时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灸后出现水疱需消毒处理,感染化脓需及时就医。阴虚体质者每周不超过2次,配合饮用麦冬枸杞茶可预防上火。艾灸作为辅助疗法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慢性病患者需咨询中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中医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