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怎么检查
发布于 2025/11/28 14:55
发布于 2025/11/28 14:55
心肌缺血可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等方式检查。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引起。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常用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静息心电图可发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表现,动态心电图能捕捉阵发性缺血。若心电图显示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直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和位置。该方法能准确评估病变范围,为后续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检查需住院进行,存在轻微创伤和辐射暴露风险。
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波成像观察心脏结构和运动功能。心肌缺血时可发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严重缺血可能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负荷超声通过运动或药物诱发缺血,提高检测敏感性,适用于静息状态无异常的患者。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平板或踏车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诱发潜在心肌缺血。监测运动过程中心电图、血压和症状变化,若出现ST段动态改变或胸痛提示阳性结果。该方法简便无创,但灵敏度受患者运动能力限制。
心肌核素显像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显示心肌血流分布情况。静息与负荷状态下的图像对比可识别缺血区域,评估心肌存活度。该检查对微血管病变和小范围缺血敏感,但费用较高且需特殊设备支持。
怀疑心肌缺血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