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的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发布于 2025/11/19 12:26

11个月的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高糖高纤维食物摄入。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米糊、小米粥等低渣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可继续,但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或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减轻肠道消化压力。

2、补充水分

每2小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比例调配。观察排尿次数和尿色,若4小时无排尿或尿色深黄需警惕脱水。同时可适量饮用苹果汁稀释液补充电解质,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加重电解质紊乱。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温水袋隔衣敷于宝宝腹部,每次15分钟,每日3次。热敷能缓解肠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需家长全程监护,避免烫伤。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力度以手指按压后皮肤轻微泛白为宜。

4、使用益生菌

可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儿童专用益生菌制剂。这类药物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繁殖。需用温水或奶液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使用后观察大便性状改善情况,若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停用。

5、及时就医

若腹泻伴随发热超过38.5℃、血便、持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需进行便常规检查,细菌性肠炎可能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重度脱水可能需静脉补液治疗,家长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物。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排便次数、性状和进食情况,便样可用手机拍照留存供医生参考。护理期间注意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保持居室通风,患儿衣物餐具需单独消毒。恢复期逐步增加辅食种类,从单一食材开始观察耐受性,避免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