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会出现哪些征兆?3种症状是预警,第1种最容易被忽略

发布于 2021/04/16 13:15

毫不夸张的说,将近一半的胃病、胃癌患者都在我国,曾经有人以胃病是“穷”出来的理由,解释国内为何容易出现胃癌患者,当然,饥饿、饥不择食确实是关键因素。但是,现代国内生活质量很高,挨饿几乎不可能了,为何还是有那么多胃病、胃肿瘤患者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压力导致的饮食不规律、经常应酬喝酒、家族病遗传等等。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胃癌虽然也是严重的癌性病变,但是只要在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患者还是有治愈的几率。所以,关键问题是如何尽早发现胃部癌变。这个问题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可以说,大部分患者之所以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原因在于早期胃癌潜伏比较隐蔽,而患病个体没有抓住病变表现的细枝末节。故此,今天就要跟大家详细说说胃癌早期会出现的3种症状预警。

第一种:咽喉、食道有辣辣的感觉
这种感觉特别普遍,尤其是吃了比较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生姜等。有些人体质比较敏感,吃了纤维性蔬菜、水果也会令口腔、咽喉、食道产生被辣到的感觉。实际上,如果进食任何食物都会发辣,甚至没有吃东西的时候也有嗓子辣辣的情况,一定要做胃镜检查,这很可能是食管癌或者贲门癌。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的癌肿。而贲门癌也是胃癌的一种,病变早期患者会有咽喉、食管、口腔产生辣的感觉。由于这种感觉特别普遍,很容易被忽略,所以会导致患者错过诊治病情的最佳时机。贲门位于食管与胃部的连接位置,也可以说是食物进入胃部的入口,这个部位相比胃内壁更脆弱,刺激性食物、胃反酸等情况,都会引起贲门病变。

第二种:情绪不佳胃部出现胀痛
心理状态不佳、情绪不好的时候,胃肠动力会受影响,典型的表现就是吃不下,有些人还会出现胀气、胃部发紧、有些痉挛微痛的情况。但是,如果频繁出现胃部胀痛,尤其是未进食状态,情绪稍有波动胃部就会出现明显的发胀、疼痛,此时就不能以单纯的胃功能异常来判断了,很可能是胃部已经出现癌变迹象。
当然,胃胀胃痛几乎是所有胃病都会有的情况,不过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的疼痛经常与进食相关联,如餐后30分钟到1个小时内有疼痛感,服用药物后可以缓解,比较有规律。而胃部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随机性强、持续时间长,基本没有规律,常规药物也无法抑制症状,疼痛的程度也比普通胃病更重,好像痛感闷在胃里而不是饱胀或刺激痛那么容易判断。

第三种:经常返呕
返呕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呕吐、恶心。早期胃癌患者返呕情况比较常见,尤其是吃了较硬、难消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后,容易发生返呕。由于恶心、呕吐症状涉及面很广泛,肠道、肝胆病变患者都会有返呕表现,所以经常在用餐后呕吐的患者,不仅要做胃部检查,也要对消化系统其他脏器进行排查。
胃癌早期的返呕与常见胃病呕吐有明显区别,普通胃病或者消化不良引起的恶心、呕吐有一定的节制,病情发作时会吐出前一顿进餐的食物,呕吐后病情会舒缓一些,有些患者服用常见胃药后可以自愈转好。早期胃癌的返呕情况却不同,患者的呕吐物可能含有隔夜的食物残渣,而且呕吐状态会持续很长,甚至胃部没有容物仍然在恶心、返呕。更严重的患者,其胃里可能积攒几天的容物,呕吐时全部吐出,甚至有吐血的情况。
总之,呕吐不是好事,经常恶心、返呕一定要做胃部以及消化系统其他器官的排查,以便尽早确诊或排除疾病。
医生提示:胃部每天都要进行复杂的消化工作,与此同时,它也收到来自不同食物的刺激,如果饮食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烫食、酒精、刺激性、腌制、熏制食物摄入太多,胃部以及食道、贲门、幽门、肠道,还有胆囊、肝脏均会遭受侵害,进而引发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脏器病变程度的加深,患癌几率会越来越高。所以,建议大家合理规划饮食,保护胃部健康,发生明显的异常症状后,及时到医院做内镜以及相关的检查,以便尽早排查疾病。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