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早期表现是怎样的?做到早知早治

发布于 2021/03/10 14:38

乳腺癌,是女性最多发的乳房疾病之一。其疗效及预后常与能否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相关,所以了解乳腺癌的早期表现十分重要。首先需要改变“无肿块不能诊断癌”的观念,引起女士们对乳房的全面保养,做到乳腺癌“早知早治”。

乳腺癌的早、晚期常见症状及体征可以有如下几方面表现。下面介绍几种乳腺癌恢复患者的食谱,当然这些食谱对于预防乳腺癌也有作用。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80%的乳腺癌患者,是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而大多数病人却都是在无意中发现乳房内肿块的。

这种肿块常呈单发,无疼痛,发生于乳房的外上象限为多,发于内上及上方象限次之,内下及外下象限相对较少。肿块大多为不规则状,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小甚至不活动,与周围组织界限不很清楚、早期肿块与皮肤、胸肌无粘连,中、晚期时可与皮肤及胸肌粘连,因而肿块固定不移。

乳房局部发现较正常腺体增厚的区域称为“局限性腺体增厚”,触诊呈“片膜状”,肿块无清楚的边界,增厚的腺体有结节感,且属于乳腺癌高危因素一族,对这一体征应与肿块同样重视。

乳腺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侵犯皮肤,如果累及乳房悬韧带时,韧带缩短牵引肿瘤,其表面皮肤凹陷会出现“酒窝征”。癌肿阻塞皮下淋巴管,使皮肤增厚水肿,出现点状凹陷可形成“橘皮样水肿”。炎性乳腺癌的皮肤可能会呈紫红色改变,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等。

晚期乳腺癌患者还可能出现乳房皮肤溃疡,或皮肤呈卫星样结节。这种皮肤溃疡通常有恶臭,容易出血,有时可外翻呈菜花状;皮肤卫星样结节散布于癌肿病灶的周围,结节的数目常为数个或十几个,直径数毫米,色红或暗红。

乳腺癌,还可以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其乳头溢液多为血性,甚至是鲜血,也有呈棕黄色或淡黄色的浆液性溢液。以溢液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大多是“导管内乳头状癌”,其发病大多位于乳头下、乳晕周围和乳房外上象限。

局部可扪及大小不等肿块,或境界不清的肥厚组织,肿块与皮肤无粘连。“导管内乳头状癌”并常以乳头溢液为前驱症状。所以50岁以上有乳头溢液者,应当引起重视,70岁以上乳头溢液者,约70%为癌症所致。

疼痛,在乳腺癌患者中发生率约占1/4~1/3,以疼痛为乳腺癌最初表现的,可能只占10%左右,所以疼痛并不是乳腺癌的常见症状。但如果妇女绝经以后,反而经常出现乳房疼痛伴有腺体增厚者,应考虑有乳腺癌发生的可能。晚期乳腺癌的疼痛,常是肿瘤直接侵犯神经所引起。

癌瘤的浸润和扩散,当癌肿累及胸大肌筋膜、胸肌或胸壁,则患侧乳房出现固定,移动度受到明显限制,并有不同程度的皱缩现象,这些都是乳腺癌的晚期表现。当肿瘤位于乳晕下时,直接侵犯大导管,使之硬化、挛缩,可出现乳头内缩或固定。

肿瘤位于乳腺的边缘区域,癌肿会侵犯大乳管或周围淋巴管,由于牵拉可使乳头出现上抬、下降等偏癌肿方向。乳头湿疹样癌则可见乳头脱屑、糜烂,甚至出现部分或全部烂掉。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沿淋巴管向乳腺外组织转移。

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为同侧腋淋巴结,其次为同侧内乳区淋巴结,晚期可累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甚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淋巴转移表现为转移部位淋巴结肿大、质硬,甚至融合成团、固定。腋淋巴结转移的晚期,会影响患侧上肢的淋巴回流,出现上肢水肿。内乳区淋巴结转移灶,临床不易发现和查出,至晚期胸骨旁可有隆起的肿物,质硬而边界不清。

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到远处组织和器官,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肝脏、骨骼、脑等。肺转移的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咯血、胸痛等症。肝转移可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症。

骨转移常见的部位依次为骶骨、肋骨、骨盆和长骨,可出现转移部位骨骼疼痛、叩击痛、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等症。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早期乳腺癌”,是指癌肿生长处于组织学或临床的早期阶段,未侵犯基底膜,所以也称“原位癌”或“非浸润性癌”。早期乳腺癌,包括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

导管内癌或称为导管内原位癌,是指癌瘤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的非浸润性癌。少数病人可有刺痛或不适感,还有部分病例可能触不到肿块。小叶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在乳腺小叶小管基底膜内,呈膨胀性生长阶段。

多发生于绝经前期的中年女性,年龄在42~46岁,癌灶体积小,可以分散存在。临床检查多触不到乳内肿块,因此往往被误诊为乳腺小叶增生。早期乳腺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可选择全乳切除术。

早期乳腺癌治疗后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于乳腺癌患者的饮食,既不要放纵,也不必太拘束,除了忌食辛辣、刺激、发物,保持清淡、素净和新鲜之外,还应补充足量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并选取含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也可配以活血、软坚的中药组成药膳。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