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新冠有什么区别 疫情下哪些中成药可以治疗感冒

发布于 2021/05/25 13:09

近半年,美国遭受流感袭击,波及范围复盖48个州,最新数据显示,自2019年下半年最新流感爆发以来,已有2600万人感染,至少有1.4万人死亡。新冠肺炎的流行还没有结束,春天也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季节,专家指出,如果流行病毒与新冠肺炎交织在一起,就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麻烦。因此,积极预防和早期干预流感的发展也有助于新冠肺炎流行的预防和控制。

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传播中医简检易廉的方法和技巧。以预防为主,使普通大众更加准确地运用中医药,在无病和小病时可以自己早点介入,对控制流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和精髓,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流感选择中药治疗,也需要辨证论治。识别需要专业知识,熟练利用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判断,对普通人来说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有助于识别选择中药,尽可能正确地选择方药,提高中药疗效。本文希望预防和治疗流感常用的中成药认证选手进行科学普及,对大家有益。

疫情性感冒属于中医的温病、外感热病、时感冒、伤寒、疫情等范畴,其临床表现因地域、气候、季节、体质、年龄不同而不同,临床证型变化多端。据中医介绍,流感作为外感热病,其发病无外于邪、正两个因素,正气保存在内,邪不能干、邪气聚集在一起,其气虚根本,邪气是外因。体弱、老人、儿童正气弱、易感人的邪气暴力、致病性强、接触即感、正气伤害。总就是说,正邪之间的争斗结果决定了是否发病和疾病的过程。

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形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古典处方和临床经验处方为基础,以中药材为原料,依法用制剂加工成各种剂型的中药成品。具有质量稳定、不煎、服用方便、携带方便、保存方便等优点。常用的剂型有蜜丸、水丸、冲剂、糖浆、浸渍剂、酊剂、药酒、片剂、胶囊(软胶囊)、口服液、针剂等。

流行性感冒轻症的常见中医认证分类和选择药物:

1、风寒型

症状鼻塞声重,打喷嚏肌肉酸痛

⑶清开灵胶囊(口服液)。药物构成: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金银花。用法用量:胶囊,一次2~4粒,一天3次,口服口服液,一次20~30毫升,一天2次,口服口服。高热不退,肿胀者选择。

⑶维c银翘曲。药物构成:金银花、连翘、荆芥、淡味增、牛蒡、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用法用量:一次2张,一天3次,口服。选择发烧、头痛、咳嗽、口干、喉咙痛的人。

⑴羚羊翘起解毒口服液。药物构成:羚羊角、金银花、翘曲、薄荷、荆芥穗、淡豆鼓、牛蒡(炒)、桔梗、淡竹叶、甘草。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每天3次,口服,使用时均匀。高热、头晕、咳嗽、咽痛者选择。

(2)菊上清丸。药物构成:川、菊、黄芩、栀子、荆、黄连、薄荷、连翘、荆芥穗、羌族活、薮本、桔梗、防风、甘草、白芷。用法用量:每次6g,每天2次,口服。头痛,喉咙痛显示者选择。

⑶牛黄清感胶囊。药物构成:黄芩苷、金银花、连翘、人工牛黄、珍珠母。用法用量:一次2~4粒,一天3次,口服。发烧,咽痛显示者选择。

3、外寒内热型

症状恶寒、发热、鼻塞声重、咽痛、咳嗽重、咽痛、咳嗽舌苔黄白兼顾,脉冲压力。

严寒怕冷,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口渴,大便干燥是辨证要点。

治疗方法:解开表清里。

选手用药:

防风通圣丸。药物构成: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鸥、当归、黄芩、连翘、甘草、白芍、白术(炒)。用法用量:一次1袋(6克),一天2次,口服。

4、寒湿型

症状恶寒发热,身体困难疼痛,舌苔有点腻,脉络湿润。

治疗方法:散寒除湿。

选手用药:

樟香正气丸(胶囊、口服液)。药物构成:广樟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陈皮、半夏(制)、厚朴(姜制)、茯苓、桔梗、甘草、腹皮、枣、生姜。用法用量:丸剂,一次8丸,一天3次,口服胶囊,一次4粒,一天2次,口服口服液,一次5-10ml,一天2次,用时均匀,口服。

上述分型针对流行性感冒轻症,可根据上述识别要点选择服用。如果效果不好或病情严重,应到医院就诊,不得误导病情。

新冠肺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