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病的病因
发布于 2011/06/02 15:09
发布于 2011/06/02 15:09
鱼鳞病,又叫蛇皮病,是一种遗传角化异常障碍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粗糙状如鱼鳞,有灰褐色鳞屑或深重鱼鳞斑纹,起白皮,好发于四肢,重者遍及全身,常无自觉症状。
1.寻常型鱼鳞病基因定位于1q21,但仍未克隆出致病基因。
2.性联隐性鱼鳞病致病基因编码类固醇硫酸酯酶(STS),该基因缺失或突变造成微粒体类固醇、硫酸胆固醇和硫酸类固醇合成障碍。
3.板层状鱼鳞病致病基因与谷氨酰氨转移酶1(TGM1)基因突变有关。
4.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致病基因与角蛋白1(KRT1)和角蛋白10(KRT10)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响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内张力微丝的正常排列与功能,进而造成角化异常及表皮松解。
5.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由多个基因如TGM1基因、12-R脂氧合酶(ALOX12B)基因、脂氧合酶3(ALOXE3)基因的突变引起。那么基因异常是如何导致鱼鳞病症状发生的呢?目前此机理尚在研究中。
一些民间医学工作者认为:鱼鳞病的发生是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某种物质代谢障碍,这种代谢遗留物不易从肾脏排泄,却与皮肤有较强的亲和力,当它在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逐渐通过皮脂腺、汗腺分泌到体外,从而达到了排泄清除的目的。由于这种代谢遗留物的熔点和溶解受气温、湿度的影响很大,夏季皮肤水分充足、气温高,这种物质处于液化和溶解状态,因此对皮肤的损害相对较轻。
鱼鳞病”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吗?回答是肯定的。精神对人的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您是否听过“杯弓蛇影”这个典故吗,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精神。神经因素对人情绪健康的影响。
一般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与性联遗传性鱼鳞病。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
(1)常于生后1—4岁发病,男女均可。
(2)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躯干。
(3)皮损表现为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中央紧贴皮肤,周边呈游离状,皮肤干燥
(4)通常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干燥、轻痒。
(5)皮肤冬重夏轻,成年后症状和体征减轻或反复发作。
(6)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皲裂、指(趾)甲改变。
二、性联遗传寻常性鱼鳞病:
(1)生后3个月内发病,一般不超过一岁。
(2)本型鱼鳞病几乎仅见于男性,女性为携带者。
(3)皮肤好发于颈、躯干并可累及四肢屈侧皱褶部位,掌跖不受累。
(4)皮肤干燥粗厚,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棕黑色大片鱼鳞状,皮损终生存在,其症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
(5)20—30岁时常发生角膜浑浊。
上一篇 : 揭秘引起鱼鳞病的发病原因
下一篇 : 鱼鳞病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