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囊癌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16/08/22 18:44
发布于 2016/08/22 18:44
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高度侵袭及转移性的恶性肿瘤,是最为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5~6位,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一胆囊癌分期与治疗
目前常用的分期方法主要以下三种:TNM分期、Nevin分期和JSBS分期。国内外多采用Nevin分期和TNM分期,多数作者认为TNM分期是比较手术效果及判断预后较好的分期方法,国内外也有相关的对比统计分析支持。
TNM分期中T分期主要是描述肿瘤浸润胆囊壁的程度及侵犯邻近器官情况,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胆囊壁由内至外主要有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结缔组织层和浆膜层,邻近肝脏的胆囊部分缺少浆膜层,结缔组织层与肝脏的结缔组织直接相连。胆囊癌局限于胆囊壁内是T1和T2期,超出胆囊壁是T3和T4期。N分期需要对至少三个区域淋巴结进行组织学检查,区域淋巴结包括肝门、腹腔干、十二指肠周围、胰头周围及肠系膜上淋巴结,一般认为超出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转移被认为是有远处转移。胆囊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是腹腔和肝脏转移。
目前国内外多数肝胆外科学者认为TNMI期胆囊癌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II~III期行胆囊癌根治术,部分IV期的患者可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但直至目前对是否有必要行胆囊癌扩大根治仍存分歧,报道显示国内及日本多数学者认为根治性切除可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生存期,并有较多的数据报道显示出良好的手术效果。
随着胆囊癌治疗不断的规范化和统计数据的不断完善,报道[6]显示胆囊癌根治性切除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3、5年生存率(包括累积和无瘤生存率)分别在总体上和在每个不同分期水平上都明显高于经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和姑息性手术患者。综合国内目前的胆囊癌外科治疗资料显示,胆囊癌手术还存在一些不符合治疗规范的手术方案,如部分学者对于II期患者依然在行单纯的胆囊切除术,以及无法完成R0根治切除的患者盲目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等。
二早期与意外胆囊癌
T1a期可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最多见的,这部分病人罕见发生淋巴结转移,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如果切缘阴性时5年生存率高达85-100%。因此单纯胆囊切除治疗T1a期胆囊癌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没有争议的治疗策略。
T1b期肿瘤侵犯粘膜肌层,发生转移少见,但多数学者仍主张应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胆囊床面没有浆膜,二是胆囊壁淋巴网丰富,癌细胞可能有极早的淋巴转移导致术后的复发,此期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的1年生存率仅有50-80%,如进一步手术可改善预后。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坚持认为只要胆囊切缘病理阴性者则无需再手术,再手术的生存率与单纯胆囊切除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内文献涉及胆囊癌T1b期患者的分析较少,但大部分专家认为术后切缘可疑阳性的患者应尽早行二次手术。
这部分患者常见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更多见于胆囊炎病史较长、胆囊壁增厚以及较大的结石及胆囊息肉的患者。由于术中胆囊的破损,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腹腔及穿刺道的肿瘤种植转移,处理起来相当困难,预后差。因此,胆囊切除术前检查应尽可能完善,对可疑胆囊癌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有报道认为腹腔镜切除对于胆囊癌患者术后出现腹腔种植转移有促进作用,无论是从意外胆囊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来说还是腹腔镜手术可能促进胆囊癌种植转移来看,对于有胆囊癌倾向的胆囊切除术,有理由支持这部分患者应尽可能选择开腹手术切除。
腹腔镜术后发现的胆囊癌患者,要根据术后病变的病理分期进行处理。目前大部分学者支持T1a期以前的患者,胆囊完整切除后可不再进行二次手术,T1b期及以上的患者还是应尽快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胆囊癌位于游离浆膜面只要不侵犯周围脏器、无论是否侵犯全层都不需要再次根治清扫。
上一篇 : 胆囊癌中期会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 : 胆囊癌化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