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运动的人也会患上心脏病

发布于 2016/09/21 16:45

为啥总运动的人也会患上心脏病?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都把这句话奉为养生的宗旨,然而,有关学者则说,生命未必就在于运动,如果一个人患有心脏病,那么在平时最好少做运动,否则,将会导致心脏病的突发,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甚至威胁生命。

心脏病容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运动量并不比全身性活动大,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机体的供血方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决定的。机体的血液供应有一个“多劳多得”的原则。某部肌肉活动量越大,该部肌肉血管扩张的程度也越大,获得的血液越多。体内流动的血量是一定的,为了供应活动肌肉增大的需血量,不活动的肌肉血管就收缩。全身性肌肉活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有轻微的升高,随后由于全身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至原来水平。这样的活动既没有加重心脏负担,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局部性肌肉活动(如上肢或下肢的运动)时,活动部分的肌肉血管舒张,大部分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显著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在心脑功能本来弱的情况下,病人极易发生心肌梗死。

研究表明,在同样输出量的情况下,上肢活动时的血压比下肢活动时高,下肢活动时的血压比全身活动时高。因此,他建议,老年人和心脏病人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必须得到医生的批准。

可见,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在室内活动时,不宜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如用哑铃、拉力器、单双杠等进行锻炼。可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

通过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对心脏病有一个新的认识,由于心脏病人在生活中需要注意许多问题,所以,建议患有心脏病的朋友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除了需要注意尽量少做运动以外,还应当注意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勿烦躁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