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如何进行诊断及自我诊断

发布于 2016/09/21 18:44

心脏是一个强壮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强力泵。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而通过抢救不能复跳,那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终止了。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而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病。那么心脏病如何进行诊断及自我诊断?


心脏病诊断检查:很多检查可帮助获得快速、准确的诊断。这些技术包括:电学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显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和心导管术等。大多数的心脏检查手段危险性很小,但随着检查技术复杂程度和患者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增加,检查的危险性也相应增高。心导管术及造影术导致的脑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等主要并发症的危险性大约是1/1000。运动试验引起心肌梗死或死亡的危险性大约为1/5000。放射核素试验的危险性只源于所接受的极小量的放射物质,实际上,这些射线的剂量还小于X线的射线量。

心脏病自我诊断:

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建议做一次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或产生呼吸困难感.

2、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

3、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4、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5、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6、在公共场所中,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7、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8、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

9、儿童的活动能力比同龄差,活动时感觉心悸、气急、乏力、口唇青紫。

10、感冒后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11、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12、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需要高枕而睡。

13、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