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出院后怎样护理

发布于 2016/09/23 11:45

高血压脑出血院外护理主要是辅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同时对于长期卧床者要定时翻身,避免褥疮,血栓等形成。向病人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使其明白再出血的危害性,积极配合医生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避免情绪激动和不良刺激,戒烟、忌酒,劳逸结合,不可突然用力过猛。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意识障碍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遵医嘱给予吸氧2L/min~4L/min,保证病人呼吸通畅,勤吸痰,如果仍不能使气道通畅,配合医生做气管切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刺激。集中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动作轻柔。发病3d后,不能进食者,应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供给。

用药护理按医嘱使用脱水药、止血药。在使用20%甘露醇脱水时,一定要注意快速滴入,切勿漏入组织中,以防组织坏死。使用甘油果糖时滴速应稍慢,过快可能发生溶血、血红蛋白尿。使用抗血纤溶芳酸时滴数宜缓,以免导致血压下降防止出血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缺血性神经损伤,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在尼莫地平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胃肠不适、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等,少数病人可出现失眠、不安、激动、易怒等中枢神经系统过敏反应。应调节控制好输液速度,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卧位护理体位护理是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中很重要的环节。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使用充气式压疮垫。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护理人员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翻身时注意保护好头部,专人配合移动头部,动作做到轻、柔、慢。对于微创清除术后的病人可垫高头部,或将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呼吸及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平卧位与左右侧卧位相结合可有效防止压疮发生,并有利于口咽部分泌物外排和引流。

基础护理保持病室整齐、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床铺干燥、无皱褶、无渣屑,定时通风,室温恒定,保持在25℃左右,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避免不良刺激。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30min,定时翻身,1h~2h翻身叩背1次,翻身时避免拖拽病人以防止关节牵拉、脱位或周围组织损伤。翻身后要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按摩受压部位,局部皮肤红润时可用红花酒精按摩;出现水疱时,用红外线照射,同时用气圈垫起以防局部受压;皮肤破溃可清洁局部后用生鸡蛋内膜贴敷,增加局部营养,并起收敛作用,再加强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扭曲、折叠、倒流。保持口腔清洁,嘱病人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生活不能自理者进行口腔护理,每日4次。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