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中医治疗怎么样
发布于 2016/09/27 10:52
发布于 2016/09/27 10:52
血小板减少的中医治疗怎么样?目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有很多,但并不是每种方法对患者的病情有效,有时候患者就会寻求中医的治疗方法。那么,中医通常怎么治疗血小板减少?下面就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吧。
中医学认为血小板减少症是属于气虚、阴虚、血热三种范畴之中,经过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界又取得了新的认识。
故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肾虚则精血无以化生,故血小板减少。脾主统血,脾气亏损则血不循经而外溢。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则迫血妄行;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滞
紫斑;肝虚而致藏血失职也可致出血。所以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病机以虚为本,络伤血瘀,火伤血络是目标。一、中医学对血小板减少的辩证:
1、肝肾阴虚型:该病患者通常表现有多处部位出血且量大而猛,经期提前,出血还伴有便干、手足心热,脉细数,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激素合并病症。
2、脾肾阳虚型:该患者表现在气血两虚型基础上伴见畏寒怕冷,舌体胖大,脸色苍白,腹胀、等脾肾阳虚表现。
3、气血两虚型:该病患者通常表现起病徐缓,出血量少,月经无规律,还伴有乏力、头晕、心悸,运动之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更加明显。
4、血热妄行型:该病患者主要起病急骤,苔黄,舌红,出血量大,还伴有发热、畏寒、咽痛等外感症状。
二、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的“血症”、“发斑”、“肌衄”等范畴。病因可概括为外感和内伤。病机为邪热妄行;脾气虚损,气不摄血;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且易虚实并存,故止血、消瘀、宁血、补虚,是中医治疗此病的必备四法。
以上对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做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患者中国的中医博大精深,并且流传至今,肯定有其原因。希望患者能够坚持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上一篇 :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 : 血小板减少保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