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哮喘病发作时如何缓解?
发布于 2022/09/19 20:54
发布于 2022/09/19 20:5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细胞组分和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可以引发反复发作的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而规范化治疗手段可使接近80%的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
1.哮喘发作时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或者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2.严重者则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
3.一般可自行或用药物等治疗后缓解,部分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多对致病基因共同作用所致。患者的个体的过敏体质是发病的主要因素,通常情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2.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花粉、真菌、毛屑、硫酸,二氧化硫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饮食:鱼、虾、蟹等;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等都是哮喘病的常见激发因素。
(1)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各种诱发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
(2)避免过劳、剧烈运动及精神情绪方面的刺激。
(3)居室宜空气流通,保证适宜湿度,阳光充足。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1.一般治疗
脱离过敏原:大部分患者发病是应为过敏原或者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因素引发的,立即使患者脱离刺激物的接触式最有效的治疗。
2.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
(1)缓解哮喘发作类药物,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药。
1)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急性发作期的首选药物。常用药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非诺特罗、福莫特罗等。
2)抗胆碱能类药物:常用药物有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和异丙托溴铵等。
3)茶碱类药物:氨茶碱。
(2)预防和控制哮喘发作类药物。主要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
1)糖皮质激素:
吸入剂:倍氯米松、布地奈德、莫米松等;
口服剂:泼尼松、泼尼松龙。
静脉用药:地塞米松等。
2)其他药物:酮替芬、阿司咪唑等。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
(1)轻度: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出现症状时吸入短效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中度: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规则吸入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者联合抗胆碱药吸入。若不可缓解,可持续吸入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者口服糖皮质激素。
(3)重度甚至危险期:持续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者静脉滴注氨茶碱等。并需要同时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维持呼吸道畅通。
4.免疫疗法:
(1)脱敏疗法:采用特异性变应原定期皮下注射,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使患者减轻或者脱敏。
(2)非特异性疗法:注射卡介苗、转移因子、疫苗等抑制过敏反应过程。
5.中医药物治疗
(1)发作期:
1)热哮: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2)寒哮: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
(2)缓解期:
1)脾虚: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食油腻易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象细软。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2)肾虚: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劳累后喘哮易发,或畏寒肢冷。
治法:补肾摄纳。
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3)肺虚: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黄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作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
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适宜饮食:
1、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和铁,如: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这些食品对增强病人体质有利,提高抗病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2、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
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南瓜、杏等,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效。
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如大枣、柚、番茄、青椒等。
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
3、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
4、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等,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不宜饮食:
1、牛奶等奶制品,可使痰液变稠,不易排出。
2、辛辣刺激类食物:鱼、虾、蟹、辣椒、花椒等。
3、个体对容易产生过敏反应易激发发病的食物需要远离,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