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现有哪些应如何诊断?乙肝的诊断方法大全

发布于 2022/09/23 15:39

潜伏期6周~6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

1、急性乙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按病程可分为3期,总病程2~4个月。黄疸前期:起病较缓,主要为厌食恶心胃肠道症状及乏力。少数有呼吸道症状,偶可高热剧烈腹痛,少数有血清病样表现。本期持续数天至2周,黄疸期:巩膜及皮肤黄染明显,于数日至2周内达高峰。黄疸出现后,发热渐退,食欲好转,部分病人消化道症状在短期内仍存在。肝大,质软,有叩痛及压痛约有5%~10%的病人脾大。周围血白细胞一般正常或稍低,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此期持续2~6周。恢复期:黄疸渐退,各种症状逐步消失,肝脾回缩至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持续4周左右。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徐缓,症状类似上述黄疸前期表现,不少病人症状不明显,在普查或查血时,偶尔发现血清ALT升高,病人多于3个月内逐渐恢复,约有5%~10%转为慢性肝炎。

2、慢性乙型肝炎: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亦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多见,表现为食欲缺乏、厌油、恶心、腹胀、便溏等。多数病人有乏力、肝区不适。常于劳累、情绪改变、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部分病人有低热及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头昏、失眠、多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急躁易怒、周身不适、腰腿酸软等。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倾向,表现为齿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淤斑。少数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

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健康状况下降,可呈肝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晦暗,青灰无华。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质地中等或较硬,有触、叩痛,脾脏可进行性肿大。部分病人发生内分泌紊乱,出现多毛、痤疮、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发育、乳头色素沉着,乳房可触及界限清楚的硬块。

实验室检查显示ALT及胆红素反复或持续升高,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常可升高,部分病人r-谷氨酰转肽酶、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碱性磷酸酶也升高。胆碱酯酶及胆固醇明显减低时常提示肝损害严重。靛青绿留滞试验及餐后2h血清胆汁酸测定可较灵敏地反映肝脏病变。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清蛋白(A)降低,球蛋白(G)增高,A/G比值倒置,γ球蛋白和IgG亦升高。凝血酶原的半寿期较短,能及时反应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凝血因子V、Ⅶ常减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类风湿因子及狼疮细胞等阳性。

肝外系统表现可发生于病毒性肝炎的任何病期,以慢性肝炎为多见。消化系统可有胆囊炎、胆管炎、胃炎、胰腺炎等;呼吸系统可有胸膜炎、肺炎;肾脏可有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循环系统可有结节性多动脉炎、心肌炎、心包炎等;血液系统可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皮肤可见痤疮、婴儿丘疹性皮炎(Gianotti病)、过敏性紫癜、面部蝶形红斑等;神经系统可有脑膜炎、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还可有关节炎、关节痛等症。病毒性肝炎时肝外系统表现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毒的侵犯及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反应。②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③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的病变。④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影响。

3、重型乙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初起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发展迅猛。起病10天内出现精神症状,如兴奋、性格行为反常、答非所问、日夜倒错、步履不稳、视物不清、昏迷等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肝浊音界迅速缩小,有扑击样震颤及病理反射。病程中出现明显出血倾向、低血糖、高热腹水。发生脑水肿概率高,部分病人发生脑病。晚期发生顽固性低血压、急性肾功衰竭。病人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平均每日以17.1~34.2μmol/L的速度迅速增长。多数病人出现酶疸分离现象。病情危重、预后甚差,病程常不超过3周。

(2)亚急性重型肝炎:又称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时常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较严重,病人极度乏力,明显食欲缺乏,频繁恶心呕吐,腹胀难忍,出现腹水。肝界进行性缩小,黄疸迅速上升,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明显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小于40%。血清蛋白降低,A/G比值倒置,早期ALT上升,随后出现酶疸分离,AST/ALT比值》1。肝性脑病常出现在病程后期,后期还可出现严重出血、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严重感染,发生多脏器衰竭病程较长,可达数月。部分病人可恢复,但多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

(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酷似亚急性重型肝炎。但它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或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的基础上,发生了严重肝功能损害。可由慢性肝炎反复发作,渐进性加重而成为慢性重型肝炎,亦可起病如同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死后尸解证实诊断。主要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下降,出现难以消退的大量腹水、反复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此型病人常有低氧血症,存在通气换气障碍。近年由于治疗的加强,半数以上病人不出现肝性脑病,或仅在临终前出现,常因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严重感染而死亡。

4、淤胆型肝炎: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黄疸进行性加重并持续3周以上,病人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短期内可呈灰白色。肝大,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及血清胆汁酸均升高。疾病初起,ALT明显升高,但很快下降,出现酶疸分离。部分病人入院时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但经补充维生素K1,3~7天后即迅速得到纠正。B超检查无肝外梗阻表现。

1、急性乙型肝炎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血清胆红素在17.1μmol/L以上者,可诊断为黄疸型。我国HBV感染者为数众多,临床乙型肝炎病人要确定其为急性或慢性需作全面分析。急性乙肝无既往HBsAg阳性病史,ALT升高幅度常在500U/L以上,肝组织学改变以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变性为主,且均匀分布。慢性病例则以汇管区炎症和间质反应较明显,如有纤维增生、小叶结构改变可确定为慢性感染。急性乙肝绝大多数在6个月内恢复、HBsAg转阴。急性乙肝时IgM抗-HBc常呈现高滴度水平,慢性则为低滴度阳性或阴性。正确判断乙肝的急性或慢性对于了解其预后、分析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慢性乙型肝炎既往有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异常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对于发病日期不明者,需根据全面情况综合分析。

参照Scheuer建议,按病原学分类,以炎症坏死的轻重分级(G)、纤维化的发展分期(S),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度。轻度慢性肝炎(相当于原CpH或轻型CAH)是指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中度慢性肝炎(相当于原中型CAH)为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慢性肝炎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缺乏、腹胀、便溏等,可有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部分病人出现肝外症状,如皮疹、肾小球肾炎、多浆膜炎、甲状腺炎、血管炎、肺炎、一种或几种血细胞减少。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常有血清胆红素升高,清蛋白减低或A/G比值异常,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组织学特征为重度碎屑样坏死、桥形坏死、纤维化伴小叶结构紊乱,可有结节形成。表2为慢性肝炎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起病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肝界缩小,出血倾向,黄疸急剧加深。

(2)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0天以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动度低于40%,并具备以下表现之一者:①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症状;②黄疸迅速加重(总胆红素》171μmol/L),ALT升高或酶疸分离,A/G倒置;③极度乏力、频繁恶心呕吐,重度腹胀或腹水。对急性黄疸型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如发病前有过度劳累,酗酒等情况,起病后有严重消化道症状者,可先按重型肝炎处理。

(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重肝,但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史或在HBsAg携带基础上发生者。有相应的体征和严重肝功能损害,虽无上述病史,但影像学、腹腔镜检查或者肝活检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为便于判断疗效和预后,根据临床表现,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符合重型肝炎基本条件,如极度乏力、明显消化道症状,血清胆红素≥171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病理证实。但尚无明确的脑病、腹水等并发症发生。中期:有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明显腹水或出血倾向,pTA≤30%。晚期:重型肝炎出现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pTA≤20%。

4、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自觉症状常较轻,但有皮肤瘙痒、粪便灰白,肝脾明显肿大,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酶疸分离,ALT、r-GT及TC均可升高。黄疸持续至少3周以上,并除外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具有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5、肝炎肝硬化在慢乙肝的基础上具有肯定的门脉高压症,如腹壁、食管静脉曲张、腹水,影像学显示肝界缩小、脾大、门、脾静脉增宽,脾功亢进,A/G比值明显改变。且除外其他引起上述征象原因者,可诊断为肝炎肝硬化。早期肝硬化单凭临床资料较难确诊,影像学(B超、CT)诊断及腹腔镜诊断有参考价值,必要时做病理检查确诊。①活动性肝硬化:具备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外,慢性乙型肝炎的改变依然存在,如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波动、血清蛋白降低、pTA的动态改变等。②静止性肝硬化:具备上述肝硬化的表现,HBV现症感染指标阳性。血清转氨酶正常,无或仅有轻度黄疸,pTA正常或降低,但无进行性降低。总之无明显肝脏活动性炎症的临床表现。

乙肝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