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怎样接种?乙肝患者能否接种乙肝疫苗?

发布于 2022/10/19 15:42

7月4日,总后勤部卫生部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8月起,利用一年时间,先后为全军干部、学员(学兵)、战士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总后卫生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免疫范围及接种对象筛选。免疫范围:全军现役军官、文职干部,2008年度入学的军人学员,军队院校的学兵,全军的士官、士兵。接种对象筛选: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两项均阴性者为接种对象;有既往乙肝病史者、乙肝患者或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有一项阳性者,不进行乙肝预防接种。

二、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通知指出,各单位要确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将乙肝免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并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要科学筹划、合理安排,并落实好相关保障,确保按计划完成任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全程参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加强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各大单位要组织完成免疫接种技术培训,确保免疫接种质量。全军将成立乙肝免疫接种技术指导专家组,对全军免疫接种工作进行技术咨询指导。

三、严格疫苗管理。通知明确要求,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前一阶段,各大单位要以旅团部队为重点,对冷链保存运输条件摸底检查,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疫苗保存运输温度保持在4—8℃之间。各单位要加强疫苗分发管理,严格请领使用登记。所供疫苗由大单位卫生防疫处(办)统一申领、调剂,只限军人使用,禁止变更使用对象或出售。各大单位可根据自身储存能力,集中或分次申领疫苗。

通知对于各单位完成此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做出了明确要求,总后卫生部将对各大单位乙肝免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问:什么是乙型肝炎?

答: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脏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转为慢性,少数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问:乙型肝炎的危害?

答:据统计,我国每年乙肝新发病人数约50万人,占全国传染病发病报告总人数的1/4。大多肝硬化、肝癌从乙型肝炎发展而来。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贫困地区因病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婚姻等方面也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乙肝对部队官兵健康影响也较大。

问:乙型肝炎如何预防?

答:加强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饮食行业、保育员等特殊行业人员的管理。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母婴阻断传播。严格供血者、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监测,严格医疗器械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个人要了解乙肝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不共用牙刷、剃须刀、餐饮具等,避免接触传播。其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安全性也得到医学界的公认。

问:乙肝疫苗怎样接种?

答:乙肝疫苗接种前要先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检测,检查结果为阴性,可进行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共接种3针,采取肌肉注射方式,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乙肝免疫一般按“0、1、6”的方案实施(即:从打完第一针的日期计算,时间满1个月时打第2针,时间满6个月时打第3针),每次1支。

问:乙肝疫苗接种后有反应吗?

答:乙肝疫苗注射后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轻微反应,不需要处理,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在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应当在现场留观15~30分钟,以便接种医生观察受种者的反应情况。

问:乙肝疫苗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接种前,要严格检查疫苗质量,发现有冻结、破损等异常情况均不得使用。

(2)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等操作制度。

(3)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接种者如有发热、急性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

(4)注射前要将疫苗摇匀。

问: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答:有些人免疫反应迟缓,抗体产生较晚,可再接种1-2针,并适当增加剂量。

问:乙肝疫苗何时进行复种?

答: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达到顶峰后,将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完成3针全程免疫1个月后,90%以上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到第3年,抗体阳性率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有所

下降。是否需要进行复种加强免疫,主要取决于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当前认为,一般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再次接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全程免疫完成3年后,复种1次为好。

问:对以前接种情况不清能否接种乙肝疫苗?

答:对过去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不清楚,重复接种乙肝疫苗,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

问:乙肝患者能否接种乙肝疫苗?

答: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预防意义。对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接种后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抗体水平还可能会有所增高。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完全康复后,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已阴转,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获得有效免疫保护。(曹玮民整理)

病毒性肝炎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302医院感染一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由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是当今世界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更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心健康、耗费卫生资源、妨碍家庭和谐、拖累个人发展的重要健康难题。卫生部多年来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表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监控传染病的前列。

目前,经常引起肝病的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个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通过不洁饮食、饮水途径感染人类,导致急性肝炎;乙型、丙型及丁型则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非肠道方式传播他人,比如不安全输血、注射、手术、性接触、母婴传播等。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是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病毒性肝炎,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我国为乙肝高发区,自然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接近10%,即一亿多人感染了乙肝。

乙肝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