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指导

发布于 2023/01/24 13:52

根据典型的前驱感染史,相应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或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显示的心肌损伤证据,要考虑此诊断,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活检。如果经心内膜心肌活检明确诊断的病毒性心肌炎,建议给予特异性抗病毒治疗。如果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损害,出现晕厥或明显低血压时,可考虑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病人因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症

风湿性心肌炎,多见于五岁以后的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有前驱感染史除心肌损害外,病变累及心包和心内膜,临床有发热大关节肿痛,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体检心脏增大,窦性心动过速,心前区可听到收缩期的反流性的杂音,偶尔听到心包的摩擦音。多见于六到十四岁的学龄女童,疾病的发作和加重,常与情绪变化和精神紧张有关,症状多样性都类似于交感神经兴奋增高的表现。二β受体功能亢进症。四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全身,幼年型的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表现特点为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肝脾肿大充血性皮疹。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指导

1、正确认识疾病部分患者,或家属不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知识及预后,常表现出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治疗和护理极为不利。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均会使机体抗病毒感染能力下降,或使心肌对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从而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诱发心肌炎的表现。因此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愉快,安静地坚持较长时间的休息,在最佳精神状态下配合治疗与护理。轻症病毒性心肌炎可完全康复。2、减轻心脏负荷强调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退热后3~4周。伴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休息时间3~6个月。直至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和心功能恢复后,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