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布于 2016/10/21 14:50

虽然器官移植成功的概率很高,并且器官移植患者带器官存活率很高,但是患者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护理工作,尤其是心理方面一定要做好护理,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下面由专家浅析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器官移植的心理反应:

1.心理排斥多见于术后初期,病人对移植器官有“异物”感,从主观上的机能不协调感觉到为生命担忧而恐惧不安;有时排斥心理来源于人际关系矛盾;即供体与受体个人间的矛盾。曾报道一例肾移植后情况良好的病人,在三月后突然获悉移植肾来自其来平时深恶痛绝的亲属,自此病人陷入很深的抑郁,随之肾功能不佳,肾衰竭而死。有的病人对移植肾有压恶感或有自罪感(靠别人的器官生存)。

临床观察表明,心理排斥与生物排斥有关。但心理生理中介机制不明,从现代观点来看,可能是通过心理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2.心理同化病人喜欢打听供体的情况,甚至在康复后仍想方设法详细了解,并因之发生心理的改变。如移植男性肾的女患者有男性化,移植女性肾的男患者有女性化表现。曾报道一例豪放爽朗、不拘小节的男青年,因车祸两侧肾切除后,移植了一位女性文科大学生的肾脏。病人得知后,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以文科女大学生的要求约束自己,变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与移植前判若两人。

器官移植的心理护理:

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单纯是生物体的护理,要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必须重视心理护理,使之通过良好的心理反应,增强治疗效果。像刘先生这种现象在肾移植病人中大概占十分之一。

一般的护理包括:在重症监护室保护性隔离7-10天中,药绝对卧床一周,主要是预防移植肾脏破裂和保持肾血流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判断有无排斥反应、感染、血容量不足等症状;观察移植肾功能: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术后24小时为多尿期,应保持出入量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管道的护理包括尿管的护理和深静脉插管的护理,在术后留置尿管5-7天,每天会阴擦洗两次,更换引流装置每日一次,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局部有误红肿、渗出及疼痛,每日更换敷料消毒一次。

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就给予如介绍手术及相关的治疗方案,使之对肾移植及治疗有科学的认识,以及积极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手术。手术成功后,在发生某些并发症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如果发现病人因为排异反应及激素应用过程中,引起性格、情绪等暂时的改变,护理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多做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增强信心,克服急躁情绪,并及时告诉医师,给予相应的治疗,尽可能的避免患者出现跳楼、到处奔跑等现象。

器官移植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