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置换在类风湿应用

发布于 2024/02/17 17:25

血液置换在类风湿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出现关节症状,或累及脏器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延缓其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症状主要是关节部位疼痛、肿胀、晨僵、畸形等。

1、原因: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如细菌、病毒感染、长期大量吸烟等,都可能导致类风湿关节炎。血液置换是指用新鲜血液替换病变部位的血液,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纠正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目的;

2、作用:在治疗类风湿时,可以选择清除病变部位过多的滑膜组织,使局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的炎症消退,从而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对于因类风湿造成肺部、心脏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3、适应证:对于经过其他治疗效果不佳,且出现关节症状的患者,如关节肿痛较为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此时可以选择血液置换进行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如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或肿瘤化疗药物的同时出现免疫功能异常时,也可以使用血液置换来治疗;

4、禁忌证:如果患者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不能耐受血液置换治疗,则不建议应用血液置换进行治疗。另外,对于存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也不建议置换血液置换。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劳累、着凉、外伤,可以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防止关节强直和功能障碍。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摄入,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