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布于 2024/09/21 11:04

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症状包括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区疼痛等。乙肝的诊断通常通过血液检查来检测乙肝病毒相关的标志物,如乙肝表面抗、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乙肝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和肝保护措施,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确定。具体介绍如下:

1、急性乙肝:急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在短期内引起的肝脏炎症。其症状包括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尿色深等。这种病症一般需要立即就医,因为急性乙肝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治疗急性乙肝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以及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同时,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2、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治疗慢性乙肝主要是抗病毒为主,如遵医嘱使用干扰素、核苷类药物等。同时配合保护肝脏的药物如护肝片、谷胱甘肽等。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是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预防乙肝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等加以预防。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给予治疗。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