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4/10/16 15:04
发布于 2024/10/16 15:04
还有就是继发性骨质疏松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会因为一些诱发因素而导致,比如吸烟、酗酒、饮用过多的含咖啡因的饮料,平时体力活动较少,长期的卧床,日照减少、缺钙,缺者缺乏维生素D,或者是高钠饮食,以及一些胃切除术后的人群都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的骨病,最主要是因为骨形成减少和骨吸收增加而导致的。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就是绝经后的骨质疏松,还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比较少见。
防止骨质疏松吃什么
骨质疏松的患者,除了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外,还要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日照,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还需要进行戒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所有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或者是高危人群,都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每天需要的元素钙推荐量为1000mg,我们从饮食中获得钙仅为400mg,故每天应该补充钙剂500-600mg。因为钙摄入可减缓骨质丢失,改善骨矿化,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维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都有好处。
成人骨质疏松的症状
主要会出现腰部疼痛或者全身性的骨痛,还会出现脊柱的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骨量不断流失,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骨痛。所以有的患者可能仅仅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了以后,才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患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或者静悄悄的流行病。
上一篇 : 生活中哪些是骨质疏松症的诱因
下一篇 :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