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护理要点要记牢

发布于 2016/12/05 14:50

血栓性静脉炎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以及深部血栓形成。常先在静脉内形成血栓以后,而发生静脉对血栓的炎性反应。其病因主要是血管壁的损伤及静脉曲张引起的静脉内血液郁滞(血管壁的损伤由外伤或静脉插管或输入刺激性液体所致)。该病的主要以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的压痛为临床表现,并可触及索状静脉;全身反应少见。下肢静脉的压力升高。静脉造影可显示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治疗原则主要是患肢休息并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必要时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可口服阿司匹林,有栓塞者应早期使用肝素。

血栓静脉炎的护理

一、加强患者术后的肢体锻炼。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做下肢伸屈运动,改善足、趾与肢体血液循环;对于术后24小时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做深呼吸,促进血液回流;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在床上做肢体活动;活动不便者,应做肢体上下被动活动或腓肠肌的按摩,以便改善下肢血运。

二、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工作,向患者细致地解释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三、输液时注意更换穿刺部位,如盆腔手术后的患者,不宜采用下肢补液。

四、适当应用止血剂。应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止血剂的用法,一般术后24~48小时即应停用。长时间止血合剂无明显治疗作用,反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五、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应避免肢体活动,忌用手按摩患肢皮肤以防止栓子脱落;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

六、密切观察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高危因素患者,如手术大、手术时间长、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其早期症状及体征,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