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的临床诊断方法

发布于 2016/12/08 17:06

我们知道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最为常见的一种,排卵障碍会导致月经不调,闭经以及肥胖等症状而且长期的不排卵会导致其它的疾病的产生,所以要对排卵障碍患者进行足够了的重视,进行积极的检查和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如何正确的诊断排卵障碍疾病。

1.一般检查

若月经周期在26~36天,常提示有排卵,但对于不孕的女性,尚须客观的检查明确是否有排卵。而对于存在异常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或闭经的患者,通常并不须做具体的检查来明确无排卵的诊断。

2.基础体温测定(BBT)

排卵后产生孕激素可使基础体温上升,典型的黄体期体温上升0.3℃~0.5℃,并可维持12~14天,形成双相体温,说明一般有排卵,若体温在周期后半期无上升则为单相,提示无排卵。当然偶有例外,如卵泡未破而已有黄素化时,虽无排卵但有体温的上升。

3.血清孕激素测定

下次月经开始前一周测定血清孕激素水平可以可靠客观地反映是否排卵,若孕激素≥3ng/ml提示有排卵。

4.阴道B超排卵检测

阴道B超可以检测出直径4mm的卵泡,月经周期第5~7天可检测出一组小卵泡,8~12天发展出优势卵泡,通常只有一个,以后每日以2~3mm速度增大,发育成直径17~18mm的成熟卵泡。在卵泡排出后,观察到原优势卵泡消失或卵泡壁塌陷,可能伴有少量盆腔积液。如果≥2个周期没有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直径<17-18mm、成熟卵泡不破裂等征象持续发生,可考虑为排卵障碍。

5.子宫内膜活检

子宫内膜活检为分泌期子宫内膜提示有排卵,增殖期子宫内膜提示无排卵。临床上除非怀疑有子宫内膜肿瘤或子宫内膜炎,否则不建议行子宫内膜活检术。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