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发布于 2025/04/08 08:42
发布于 2025/04/08 08:42
晚期产后出血需立即就医,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输血补液、应用止血药物。晚期产后出血指产后24小时至6周内发生的阴道出血,常见原因包括子宫复旧不全、胎盘残留、感染等。护理诊断需明确出血原因,针对性采取措施。
1、子宫复旧不全是晚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表现为子宫收缩不良、宫腔积血。护理措施包括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应用缩宫素类药物如缩宫素注射液、麦角新碱等,必要时行清宫术。
2、胎盘残留可能导致持续性出血,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护理措施包括及时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
3、感染如子宫内膜炎、产褥感染等可引发出血,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护理措施包括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阿莫西林,保持外阴清洁,定期更换卫生用品。
4、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护理措施包括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维生素K等。
5、护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尿量等,及时发现休克等并发症。护理措施包括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输血补液,维持循环稳定。
晚期产后出血需综合评估病因,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产妇安全。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熟练操作相关技术,提供全面护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