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发病症状

发布于 2025/04/14 18:44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该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神经系统,导致肌肉无力和瘫痪。发病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神经系统症状逐渐显现。

1、发热:发病初期常出现轻度至中度发热,体温可达38℃-39℃,伴有头痛、咽痛、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发热通常持续1-3天,随后进入无症状期或直接进入瘫痪前期。

2、肌肉疼痛:在发热后1-2天,患者可能出现颈部、背部、四肢等部位的肌肉疼痛,表现为肌肉僵硬、触痛明显。这种疼痛可能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关,是瘫痪前的重要征兆。

3、肢体无力: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进行性肌无力,通常从一侧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躯干和上肢。肌无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行走困难,重者可能出现完全瘫痪。

4、反射异常:在肌无力出现的同时,患者可能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这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的典型表现。检查时可发现膝跳反射、踝反射等深部腱反射明显减弱。

5、呼吸障碍:当病毒侵犯延髓呼吸中枢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这是小儿麻痹症最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立即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按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应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以最大程度恢复肌肉功能。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果等,有助于促进神经修复和肌肉再生。

小儿麻痹症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