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怎么自我检查
发布于 2025/04/26 09:05
发布于 2025/04/26 09:05
梅毒可通过观察症状、检查皮肤黏膜、关注淋巴结变化、回顾高危行为史、使用试纸检测等方式自我筛查。梅毒通常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高危性行为、母婴传播、血液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
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多出现在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呈无痛性溃疡;二期梅毒可能出现全身皮疹、扁平湿疣、发热等症状。症状可能自行消退但需警惕潜伏感染,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测。
重点检查外阴、口腔、手掌脚底等部位,硬下疳多为单发圆形溃疡,边缘隆起;二期梅毒疹常为铜红色斑疹,对称分布。黏膜白斑、脱发也可能是梅毒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感染后3周左右可能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但无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二期梅毒,多伴随皮疹出现。淋巴结变化需与其它感染性疾病鉴别。
高危性行为后2-4周是窗口期,6周后检测结果较准确。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男男性行为者风险较高。既往输血史、吸毒共用针具也可能传播,需纳入风险评估。
家用梅毒抗体检测试纸可通过指尖血快速筛查,阳性结果需医院确诊。试纸敏感度约85%,窗口期可能出现假阴性。检测时应严格遵循说明书操作,避免结果误判。
日常保持单一性伴侣并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感染,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确诊患者需规范注射苄星青霉素治疗,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直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免疫力提升,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
上一篇 : 妊娠梅毒生下新生儿怎么检查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