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策略包括哪些
发布于 2025/04/26 12:39
发布于 2025/04/26 12:39
产后出血可通过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宫腔填塞、动脉栓塞、子宫切除等方式治疗。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
子宫按摩是产后出血的一线处理措施,通过机械刺激促进子宫收缩。操作时一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固定子宫,另一手在宫底做环形按摩。按摩需持续至子宫质地变硬、出血减少,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该方法适用于宫缩乏力导致的出血,需配合其他止血措施。
缩宫素类药物是核心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通过静脉给药直接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肌肉注射用于难治性出血。药物选择需考虑出血原因,合并高血压者慎用前列腺素制剂。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宫缩乏力出血,可采用宫腔填塞术。使用无菌纱布条或专用球囊装置填塞宫腔,通过物理压迫止血。操作需严格无菌,填塞后24-48小时取出。该方法能暂时控制出血,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需预防感染和子宫缺血。
介入放射学下的子宫动脉栓塞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病例。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血管。该技术止血成功率超过90%,能保留生育功能。需具备血管造影设备和技术团队,术后监测下肢循环和肾功能。
当出血危及生命且其他方法失败时,需行子宫次全或全切除术。手术方式根据出血部位选择,前置胎盘者可能需联合宫颈切除。该措施为终极治疗手段,术后需纠正凝血功能紊乱,进行激素替代和生育指导。
产后出血处理需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出血量>1000ml时应启动大量输血方案。恢复期建议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促进造血,适度活动预防静脉血栓,母乳喂养有助于子宫复旧。监测恶露性状和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复诊评估感染风险。
上一篇 : 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包括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