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透析就要终身透吗
发布于 2025/04/27 06:44
发布于 2025/04/27 06:44
透析可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原发病控制、并发症管理、营养支持、定期评估等方式调整治疗策略。透析需求通常由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疾病进展引起。
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需严格管理。血糖控制可选用二甲双胍、胰岛素、SGLT-2抑制剂;血压管理常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呋塞米。有效延缓肾功能恶化可能减少透析依赖。
急性肾损伤可能与严重感染、药物毒性、休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少尿、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过渡至肾功能恢复,约30%-50%患者可脱离透析。
定期评估尿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至关重要。残余肾功能>5ml/min时,可采用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配合有氧运动延缓透析进程。
符合条件者可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或活体亲属移植。移植后需使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五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
根据年龄、并发症等调整透析频率。腹膜透析患者可逐步减少至每周3-4次,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递增式透析方案,部分患者可实现间歇性透析。
透析患者需保证每日1.2g/k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限制钾磷摄入避免香蕉、坚果;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步行或游泳。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时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骨化三醇用量。建立医患共同决策机制,每3-6个月评估脱离透析可能性。
上一篇 : 塞药塞到尿道口怎么办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