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和危害呢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4/28 21:51
发布于 2025/04/28 21:51
宝宝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口服铁剂、治疗基础疾病、预防感染、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宝宝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先天储备不足等原因引起。
母乳或配方奶中铁含量不足是常见原因,6个月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红肉泥、动物肝脏等。需逐步引入高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慢性腹泻、乳糜泻等消化道疾病影响铁吸收,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损伤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腹胀、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静脉补铁。
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快速生长期婴儿对铁需求激增,体内储备铁通常在4-6个月耗尽。表现为皮肤苍白、食欲减退,可通过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补充剂干预。
肠道畸形、牛奶蛋白过敏等导致隐性失血,可能与血管发育异常、免疫反应有关,常见便潜血阳性、湿疹等症状。需改用深度水解奶粉,严重者需内镜下止血。
孕母严重缺铁或胎盘功能异常导致胎儿期铁储存不足。这类婴儿出生时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正常,需在医生指导下早期预防性补铁。
保证每日摄入30g红肉或每周2次动物肝脏,搭配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铁吸收;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对于早产儿建议从2月龄开始按2mg/kg·d元素铁补充直至1岁;出现心率增快、精神萎靡等重度贫血表现需立即就医输血治疗;长期未纠正的缺铁性贫血可能影响认知发育和免疫功能,需持续随访至学龄期。
上一篇 : 缺铁性贫血的孩子有什么症状吗怎么治疗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