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发布于 2025/05/04 12:39
发布于 2025/05/04 12:39
荨麻疹可能由过敏反应、感染、药物反应、物理刺激和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避免诱因和局部护理等方式治疗。
荨麻疹最常见的病因是过敏反应,通常由食物、药物、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当人体接触这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组胺,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红肿、瘙痒的皮疹。治疗上应首先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同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症状。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诱发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感染会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进而引发皮肤症状。治疗时应针对感染源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同时配合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荨麻疹。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过敏反应。治疗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控制急性症状。
寒冷、热、压力、阳光等物理因素可直接刺激皮肤,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物理性荨麻疹。这类荨麻疹通常具有自限性,避免相关物理刺激即可缓解症状。必要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体内产生针对肥大细胞或IgE受体的自身抗体,导致肥大细胞持续活化释放组胺。这类患者常规抗组胺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奥马珠单抗进行治疗。
荨麻疹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饮食上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治疗。
上一篇 : 胆碱性荨麻疹怎么彻底治疗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