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和危害吗
发布于 2025/05/05 16:20
发布于 2025/05/05 16:20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食欲减退、精神行为异常,长期未干预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免疫功能下降。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异食癖、心率增快,危害涉及认知发育障碍、反复感染风险增加。
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时,最早可见甲床、眼睑结膜及唇色变淡。婴幼儿因皮肤薄嫩,苍白表现较成人更明显,尤其在耳垂、手掌等末梢部位显著。这种苍白与普通肤色差异不同,按压后血色恢复缓慢。
铁元素参与舌味蕾细胞更新,缺铁时会出现厌食、拒食甚至异食癖,表现为啃咬玩具、墙皮等非食物物品。胃酸分泌减少可引发腹胀、便秘等消化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营养摄入不足。
大脑含铁酶活性下降会影响多巴胺代谢,表现为易激惹、注意力涣散或过度嗜睡。6-24月龄是脑发育关键期,长期缺铁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认知功能损害,语言和运动发育评分显著低于同龄儿童。
贫血时心脏通过加快心率、增强收缩力来代偿供氧不足,安静状态下心率可达120-140次/分,严重者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活动后气促表现尤为明显。
铁缺乏会抑制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和淋巴细胞增殖,患儿更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反复感染。感染又进一步消耗体内铁储备,形成恶性循环,住院治疗频率较健康婴幼儿增加2-3倍。
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需从孕期营养储备开始,母亲妊娠后期应保证每日摄入30毫克元素铁。母乳喂养儿4月龄起需补充铁剂,配方奶喂养选择强化铁配方。添加辅食后优先引入肝泥、瘦肉糜等高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促进吸收。定期进行血常规筛查,9-12月龄是检测关键窗口期。发现贫血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补铁,避免自行使用铁剂导致过量风险。日常注意观察婴幼儿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需更密切监测。
上一篇 :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吗吃什么药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