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发布于 2025/05/08 08:07
发布于 2025/05/08 08:07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需求增加、铁丢失过多、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等原因引起。
婴幼儿的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母乳中铁含量较低,若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红肉等,容易造成铁摄入不足。长期以牛奶为主食的婴幼儿也容易出现缺铁,因为牛奶中铁含量低且吸收率差。
某些疾病或饮食习惯会影响铁的吸收。例如,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腹泻、乳糜泻等会减少铁的吸收。饮食中过多的植酸、草酸等物质也会与铁结合,降低铁的吸收率。维生素C缺乏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婴幼儿在快速生长期对铁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6个月至2岁期间,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迅速增长,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若此时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体内铁储备不足,也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慢性失血是导致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例如,胃肠道出血、反复鼻出血、寄生虫感染等都会导致铁的丢失。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也会导致铁的丢失和利用障碍,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在母体内铁储备不足,出生后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早产儿的铁储备主要来自孕晚期,若提前出生,铁储备不足,出生后需要更多的铁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体重较轻,体内铁储备也相对不足,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家长应注意合理搭配饮食,确保婴幼儿摄入足够的铁。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红肉等。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纠正缺铁性贫血,有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 :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缺什么引起的原因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