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椎间盘应该用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
发布于 2025/05/09 12:03
发布于 2025/05/09 12:03
老年人腰椎间盘问题可结合中西医优势,中医侧重调理气血、缓解症状,西医擅长精准诊断和急性干预。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与肾虚、气血瘀滞相关,常用针灸刺激足三里、肾俞等穴位促进局部循环;推拿手法如滚法、按法可松解肌肉痉挛;内服独活寄生汤、壮腰健肾丸等方剂补益肝肾。艾灸命门穴、腰阳关穴能温通经络,适合寒湿型疼痛。
西医通过CT/MRI明确突出程度,轻度可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肌松药如乙哌立松缓解急性期症状;中重度需硬膜外封闭或微创椎间孔镜手术;康复阶段配合牵引治疗减轻神经压迫。急性发作期西医起效更快。
急性期优先西医控制炎症,稳定期结合中医调理。例如术后3周开始针灸预防粘连,配合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缓慢锻炼腰肌。疼痛缓解后可用杜仲、牛膝等药材泡制药酒温养筋骨。
严重钙化或马尾综合征需立即手术,不可仅依赖中医;骨质疏松者慎用重手法推拿。西医治疗需监测药物胃肠反应,长期服用NSAIDs可能损伤胃黏膜。
根据影像学结果和体质辨证决定方案:气血两虚型适合中药调理,突出物大于6mm建议微创手术。高龄患者合并基础病时,优先考虑创伤小的浮针疗法结合营养神经药物。
日常养护需注意睡硬板床保持腰椎曲度,饮食多摄入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避免久坐弯腰。太极拳云手动作可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改善血液循环。急性期疼痛加剧或出现下肢麻木需立即就医,慢性阶段定期复查调整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优势互补,关键是根据病程阶段和个体差异灵活选择。
上一篇 :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