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中医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25/05/09 16:07
发布于 2025/05/09 16:07
药疹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为主,常用内服方剂、外治法、针灸疗法、膳食调理及预防调护五种方法。
药疹多因湿热毒邪蕴结肌肤,可选用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苦参、知母等疏风清热;血热型用犀角地黄汤水牛角、生地、赤芍等凉血解毒;严重者配合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增强泻火功效。需根据舌脉辨证调整剂量,连服5-7日。
局部红肿渗液可用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煎水冷湿敷;干燥脱屑者涂青黛散油膏;瘙痒剧烈以马齿苋捣汁外擦。每日2-3次,避免抓挠防止感染。合并水疱时刺破后外敷地榆炭粉收敛。
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清热利湿,配合大椎点刺放血;耳穴选肺、神门、内分泌贴压王不留行籽。急性期每日针刺1次,5次一疗程。艾灸足三里可调节免疫,每次15分钟。
绿豆薏米粥利尿排毒,鲜藕汁凉血止血,冬瓜汤清热利湿。忌食海鲜、羊肉等发物,避免辛辣刺激。可饮用金银花露或蒲公英茶辅助解毒,每日200-300毫升。
记录致敏药物并永久禁用,新药使用前需皮试。穿着棉质宽松衣物,沐浴水温不超过38℃。保持情绪平稳,夜间瘙痒可按压劳宫穴缓解。恢复期每周2次药浴野菊花、白鲜皮煎汤。
药疹患者需长期避免接触过敏原,日常增加百合、山药等健脾食材。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促进代谢,配合深呼吸调节气机。皮损愈合后持续饮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3个月巩固疗效,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急性发作期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重度药疹需中西医结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