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病毒性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5/17 07:23
发布于 2025/05/17 07:23
一岁宝宝病毒性感冒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鼻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等病原体引起。病毒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污染物间接传播。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感冒最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侵入呼吸道后会在鼻咽部复制,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引发流涕、咳嗽等症状。该病毒感染具有明显季节性,冬季发病率较高。患儿可能出现喘息等支气管炎表现,严重者可发展为肺炎。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通过接触传播概率较高。病毒通过手部接触眼鼻黏膜进入体内,在鼻腔黏膜大量繁殖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患儿常见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通常不伴发热。该病毒全年均可流行,在春秋季更为活跃。
腺病毒感染多见于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袭上呼吸道后会引起咽结膜热症状,表现为高热、咽痛、结膜充血。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该病毒抵抗力较强,在物体表面可存活较长时间。
流感病毒感染起病急骤,通过空气传播效率极高。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患儿多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婴幼儿易并发中耳炎、喉炎等细菌感染。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
副流感病毒感染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喉部及下呼吸道,可能引发喉气管支气管炎,特征性表现为犬吠样咳嗽。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医疗干预。该病毒全年散发,秋冬季发病率略高。
病毒性感冒期间应保证宝宝充足休息,维持室内空气流通。母乳喂养可继续坚持,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增加流质食物摄入。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缓解鼻塞症状。避免带宝宝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接触宝宝前需规范洗手。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表现需及时就医。
上一篇 : 宝宝病毒性感冒反复发热
下一篇 : 病毒性感冒的病毒是什么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