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荨麻疹和症状
发布于 2025/05/18 09:43
发布于 2025/05/18 09:43
虫咬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风团等症状,通常由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皮肤反应、全身过敏反应、继发感染、慢性荨麻疹、严重过敏反应。
蚊虫叮咬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或风团,伴有明显瘙痒。叮咬部位通常呈现中央小出血点,周围环绕红肿区域。症状多在叮咬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可持续数天。冷敷或外用炉甘石洗剂可缓解症状,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部分人群对虫咬过敏反应强烈,可能出现全身性风团、血管性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系统表现。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
反复抓挠叮咬部位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疼痛、化脓、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出现感染迹象时应保持创面清洁,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感染需口服抗生素治疗。
少数患者虫咬后可能诱发慢性荨麻疹,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风团,持续超过6周。这种情况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有关,需长期服用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如地氯雷他定进行控制,必要时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和免疫调节治疗。
极少数人群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反应,表现为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喉头水肿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医抢救。有严重过敏史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预防虫咬荨麻疹应注意环境防虫,使用蚊帐、驱虫剂等防护措施。穿着浅色长袖衣物减少暴露皮肤,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饮食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其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有一定驱虫效果。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功能,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剂增强皮肤抵抗力。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史者应进行专业过敏评估,必要时考虑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