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发布于 2025/05/24 07:36

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名称,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骨髓中异常髓系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

1、疾病定义: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中原始髓系细胞异常增生并抑制正常造血。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旧称,现统一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一术语。疾病起源于髓系祖细胞,可累及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系。

2、主要症状:

典型表现包括进行性贫血相关的乏力、苍白,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引发的反复感染。约半数患者出现发热,部分病例可见牙龈增生、皮肤浸润等髓外浸润表现。症状进展迅速,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间隔仅2-3周。

3、发病机制:

发病涉及多种基因突变累积,常见如FLT3、NPM1、CEBPA等基因异常。环境因素如苯接触、电离辐射可增加患病风险。治疗相关AML多见于曾接受烷化剂或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为AML约占所有病例的30%。

4、诊断标准:

诊断需满足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20%,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确认髓系来源。细胞遗传学分析可发现t8;21、inv16等特征性染色体异常。分子生物学检测对预后分层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需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5、治疗原则:

标准诱导方案采用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完全缓解率约60-80%。高危患者建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新型靶向药物如FLT3抑制剂、IDH抑制剂等已应用于特定亚型。支持治疗包括成分输血、抗感染管理等。老年患者或合并症较多者可考虑去甲基化药物等低强度治疗。

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口腔和肛周清洁以预防感染。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心理支持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很重要,建议家属参与照护计划。治疗结束后仍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白血病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